洪山菜薹从11月上旬到翌年3月上市,其食用部分主要是嫩薹秆,营养丰富,甜脆爽口,以长逾尺许一指粗细、颜色紫红、质地鲜嫩为上品,经霜冻后味道特佳。经现代研究分析,每百克洪山菜薹的可食部分,约含水分91克,蛋白质1.6毫克,维生素c 79毫克,胡萝卜素0.88毫克,核黄素0.1毫克,尼克酸0.8毫克,碳水化合物4.2毫克,钙135毫克,磷27毫克,铁1.3毫克。由于洪山菜薹色、香、味、形俱美,又应了‘紫气东来’之说,因而它是春节前后的席上珍馐、待客佳肴。
洪山菜苔产于湖北武昌。 又名红菜苔,俗称油菜苔,简称菜苔。洪山,处于丘陵地带,有九岭十八凹,土质为红壤和黄壤土,避风向阳,又有泉水浇灌,冬春之际,气候温和,最宜紫菜苔的生长。 《名医别录》中记载:芸苔'乃人间所啖菜',这里的'芸苔'就是紫菜苔。早在三国时,紫菜苔已是普遍食用的蔬菜。在《齐民要术》、《唐本草》、《唐本草注》等古书中, 都有关于紫菜苔的记载。清代的《武昌县志》、《汉阳县志》中也有洪山紫菜苔'味尤 佳,它处皆不及'之类的记载。
菜薹俗称“菜尖”或“菜心”,由于质嫩、味美,故为广大市民所喜爱。上海地区菜薹品种多,供应期也长,下面介绍冬季栽培品种:
“腊菜薹”,10月上旬播种育苗,11月上中旬定植,行距13—14cm,株距5—6cm,2月份可分2—3次采收,薹嫩而细,味美,但产量不高。
“一刀齐早菜薹”,播种和定植同腊菜薹,较耐寒和晚熟,2月底左右一次采收。
“晚菜薹”,10月中旬播种,11月中下旬定植,薹粗,成熟迟,3月中下旬分二次采收,产量较高。
“油菜薹”,10月下旬播种,11月底—12月中旬定植,行距20cm左右,株距10—12cm,3月底至4月上旬作一次采收,产量与“晚菜薹”相近。
其他如“冬常菜”、“二月、三月慢”青菜也可密植采收菜薹。
洪山菜薹味美,但产量极少,历来以武昌洪山宝通寺六亩“塔影田”“钟声地”出产为正宗,“距城三十里则变色矣”,口感、味道、色泽皆差一截。
洪山菜薹,菜中珍品,历来以武昌洪山宝通寺钟声所及范围的出产为正宗。洪山菜薹对环境要求严苛,大约就只能长在这一带,倘或移栽别处,无论口感、味道、色泽皆差一截,史志说的“距城三十里则变色矣,洵别种也”正是此意。即使将洪山附近的土壤移去也不行。当年民国总统黎元洪用火车运了一车皮土到京城试栽,结果,长得茎不成茎,叶不成叶,非菜非薹四不像。正因为此,洪山菜薹始终保持自身的品格不变,否则随处都可将就,岂不成了白菜?
湖北振峰亿城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13971417836
中国 武汉